DB2327∕T 096-2024 有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大兴安岭地区)
ID: |
9DA2C68138D74994A009D047B4FD4554 |
文件大小(MB): |
0.17 |
页数: |
5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DB 2327/T 096—2024,ICS 65.020.20,CCS B 05 DB2327,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方标准,DB 2327/T 096—2024,有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2024-09-30 发布2024-10-30 实施,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 2327/T 096—2024,I,前 言,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有机大豆生产技术,特制定此文件,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超、杨书华、杜升伟、苑兰兰、张立铭、明英会、王伟、张楠、于世亮、马,庆龙、王希刚、庞启亮,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地方,请随时与《有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编制组联系(地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光辉路207号,邮编:165000。电子邮箱:280729321@qq.com,电话:18845718019),以,供后期修订时参考,DB 2327/T 096—2024,1,有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有机大豆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有机大豆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第2 部分:豆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9630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有机大豆,是指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遵循自然界的生长规律及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生产出来的大豆产品,3.2 转换期,按照有机产品标准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3.3 缓冲带,在有机地块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过渡区域,4 产地环境,4.1 产地条件,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前茬为玉米或小麦。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生活垃圾,场等地。其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T 5084 V类水标准,b)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T 15618 二级标准,DB 2327/T 096—2024,2,c)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T 3095 二级标准,4.2 缓冲带,应在有机大豆生产区域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设置有效的缓冲带,以防止有机大豆生产地,块受到污染。缓冲带上种植的大豆不能认证为有机大豆,4.3 转换期,转换期一般至少为播种前的24 个月,新开垦的、撂荒36 个月以上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36 个月以上未使用GB/T 19630标准禁用物质的地块,也应经过至少12 个月的转换期,5 品种选择,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积温特点,选择生育期90 d~110 d 的中早熟、对病虫害具有抗性,又能适合市场需求,销路好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9630 和GB/T 4404.2 的规,定,6 播种,6.1 种子处理,用选种机及人工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 %,发芽率不低,于85 %,达到良种标准,以保证有机大豆苗齐、苗壮、苗全,6.2 整地,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耕作层深30 cm 左右。整地后按垄距65 cm 起垄,6.3 施肥,深层施肥,做到种肥分开,以防止烧种、烧苗,充分发挥肥效,促进根系生长,利于根,瘤固氮, 满足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基肥施用商品有机肥的量为90,kg/667m2 ~150 kg/667m2,同时配合施用巨大芽孢杆菌剂150 g/667m2~200 g/667m2,6.4 播种时间,根据大兴安岭地区气候条件,一般在5 月中下旬,当5 cm 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 ℃~,8 ℃,即可播种,6.5 播种方式,采用大豆精量播种机播种,播种、覆土、镇压一次作业完成。垄上双行,播种覆土深度,3 cm~5 cm。播种时,应对准垄顶中心,偏差不超过3 cm,播量误差不超过3 %,覆土均匀,6.6 种植密度,依据品种特性、栽培水平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种植密度。保苗22000 株/667 m2,7 田间管理,7.1 中耕,DB 2327/T 096—2024,3,有机大豆苗期结合中耕进行第1 次除草,适当培土,以后视田间杂草情况除草2 次~4,次,7.2 追肥,在苗期及开花期分别喷施液体有机肥料300 倍液;在第4 片复叶展开时、开花期分别叶,面喷施有机钙肥、镁肥、硼肥、钼肥,7.3 病虫害防治,7.3.1 防治原则,原则上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管理上要早发现早防治。药物的使用按照GB/T 19630,规定执行,7.3.2 大豆蚜虫防治,及时清理田边杂草,减少蚜虫生活空间;引入瓢虫、蚜小蜂等大豆蚜虫天敌;在虫害初,发期,可以使用7.5 %鱼藤酮乳油稀释600 倍~800 倍液喷雾防治。若虫害严重,可连续用,药2 d~3 d,7.3.3 大豆食心……
……